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北理故事

匡吉:进北京,为新中国建设新型重工业大学

【编者按】2018年,为抢救、挖掘宝贵的校史资料,党委宣传部组织力量启动校史“口述史”采集工程,并委托图书馆具体实施。两年多来,采集工程共记录保存80位离退休教师口述史资料15058分钟,形成文字资料160万字。为纪念学校建校80周年,党委宣传部、图书馆结合“口述史”采集成果,精心策划制作,推出《北理故事》系列。希望广大师生校友能从精彩的故事中汲取力量,传承红色基因,为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而努力奋斗!


1948年华大工学院部分师生合影

  自1945年离开延安后,9728太阳集团在解放战争的炮火中迎来历史上“辗转华北”的办学阶段。

  1948年8月,在与北方大学工学院合并后,学校重要办学前身华北大学工学院在井陉矿区成立 。

  短短不到四年中,华北大学工学院迁入北京、完善学科;建强师资、扩大校园;广录英才、规范建设,奠定理工并重的发展条件。完成为新中国建设第一所重工业大学的各项准备,也具备了今天“9728太阳集团”这一高等学府的重要基础。


“北理工故事”讲述者:匡吉

原图书馆副馆长、曾任教务处副处长

  1945年10月,抗战胜利后,党中央为了夺取全国胜利,加速人才培养,决定将自然科学院向东北转移,配合开辟新解放区,创办新型的东北大学。毛主席特别叮嘱学校领导:“要建设一个团或师比较容易,要建设一个大学从领导班子到队伍很不容易。在行军过程中,各地可能找你们要干部,你们不能把班子人员轻易搞散,要千方百计的把学校搞好。”11月13日,毛主席接见了自然科学院的全体教师和领导,并发表了重要讲话,和每个人都握了手。11月15日,自然科学院师生员工离开延安,向东北解放区转移。

  这支“不带枪的八路军”经过46天的长途行军,于年底到达张家口。此时解放战争已经打响,考虑到时局变化和边区需要,中央决定将自然科学院留在华北继续办学,定名为晋察冀边区工业专门学校,为边区提供技术干部和专业人才。此后,虽时局紧张,但学校始终紧跟党的脚步,辗转多地办学,为党和国家建设保留住了这一诞生于延安的根脉。1948年,中国革命的形势发生了巨大变化,人民解放军已经进入战略反攻阶段。6月,华北人民政府成立。8月,华北大学工学院在井陉正式成立,直属华北人民政府公营企业部领导。成立伊始,就面临着加速人才培养、迎接全国解放的繁重而光荣的任务。


为党育人,为国育才

  1948年7月,21岁的匡吉完成了在晋冀鲁豫边区北方大学文学院的政治学习,即将毕业。一年前,匡吉还是清华大学三年级的学生,曾参加过北平进步学生运动,后经地下党组织介绍,匡吉来到解放区继续学习。时任北方大学工学院副院长的曾毅即将调任华北大学工学院副院长,提出要带匡吉一同参加华大工学院的建设工作,匡吉表示服从组织安排。

  华北大学工学院的师生,都是由经历过革命战争的革命干部组成,从成立起,就是要为解放战争和新中国培养工业技术人才。华北大学工学院的首任院长为原晋察冀军区工业部部长刘再生,副院长是恽子强和曾毅。

  华北大学工学院是一所具有独立办学资格的新型工科大学。据匡吉回忆,曾毅副院长曾多次提到,华北大学工学院不是一般的干部学校和培训班,“我们将来要做工程技术的管理和改进”。因此,学校设立大学部(机电班、化工班)、高职部(机械、电机、化工、土木班)、补习班(学习半年后进入高职部)。在建院初期,匡吉和同事们按学生的学历、文化水平进行分班,“年岁比较大一点、有高中程度的进大学班,初中程度的进高职班,另外办了几个补习班,每个班30来人。”

  为满足人才培养需要,华大工学院的教师们日夜改编、修订教学大纲、教案和讲义,不断加强学生基础课程教学。匡吉先后被安排到补习班和高职班讲授中学数学与解析几何,班里主要是老区来学习的干部,长期的战争环境,让这些干部没有机会进行系统的文化课学习,这些基础课的学习,对他们来说,必要而且及时。

  在华大工学院教师们的努力下,学院教学改革逐步推进,教学内容的系统性、严密性和基本理论教育不断加强,很好地把革命胜利的形势与学习工作需求有机结合起来。


一声令下,接管平津

  1948年12月,平津解放在即,中央急需大批干部参加北平、天津的接管工作。在华北人民政府的统一安排下,学校抽调了150名师生参与接管平津任务。师生们接到命令后,马上放下手中的工作,打起背包,当晚就出发到石家庄等待具体任务。第二天,两批师生分别赴天津和北平的军事管制委员会学习相关政策,马上投入到平津接管工作中。

  除此之外,曾毅副院长带领院办秘书史尔公,青年教师项扬、严沛然、匡吉,奉命到北平市军事管理委员会报到,准备接管中法大学。

由华北大学工学院接管的中法大学校舍(北京东皇城根)

  中法大学是由李石曾、蔡元培、吴稚晖等倡导、创办的,成立于1920年, 是一所具有一定规模实力和国际化办学特色的大学,为国家培养了一批优秀人才。解放战争期间,中法大学的学生大量奔向解放区,在校学生人数锐减,学校经费也出现困难,时任校长李麟玉曾两次致函军管会申请接管中法大学。

  当听说要参加中法大学的接管工作,匡吉马上想到了一个老熟人——中法大学教务长吴文潞。原来,匡吉的父亲曾经在中法大学任教,抗战时期中法大学南迁,父亲曾委托吴文潞把匡吉从北京带到昆明。

  匡吉问曾毅,能不能先去看望一下吴文潞,别等到明天接管了才见面,反倒不好了。曾毅立即说,当然要去,那是你的长辈。实际上,匡吉还有另外一个考虑,他希望对方不要对党派来的接管干部心生芥蒂,以免影响接管工作,“去一下实际上也是给他个定心丸。”

  接管工作虽然千头万绪,但匡吉和接管小组的成员们信心十足,因为经过多年的动荡,早已“人心向党”。得知接管小组来了,中法大学的教职员工都十分高兴。按照分工,严沛然负责清点图书馆和工厂,史尔公负责做组织工作,项扬做群众工作,匡吉负责清点化工系和生物系的办学资产。

  “当时人心向党,接管根本就只是个手续。”匡吉说,当时接管工作主要是清点财产并上报,然后重新配备干部,中法大学原有干部基本留任。

  后来,有的教授夸赞匡吉他们真不简单,几个人就能办这么大事。匡吉却认为,这实际上全是依靠共产党的力量,“大家信任共产党,欢迎解放。”

  年青的匡吉,也是在这次经历中第一次体会到了“我们是代表共产党、人民解放军来工作的”,真正体会到了为人民服务的意义,为自己树立人生观、世界观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迁址北京,蓄势拓新

  1949年8月,华北大学工学院奉命迁入北平。初入北平,校舍、师资、设备等各方面都极为紧张和困难。史尔公代表学院到处联系买房,最终在钱粮胡同、南锣鼓巷、前门等地购入一批房产,但依然难以满足教学和住宿需要。不过,条件虽然艰苦,但师生们仍然刻苦学习、踏实工作。

  10月1日,300名华工师生组成的方队作为华北人民政府公营企业部的干部,列队在金水桥边,天安门前,见证了“开国大典”的光辉时刻。

  1949年11月1日,中央重工业部成立,原本就隶属于华北人民政府公营企业部的华北大学工学院,也直接划归重工业部管理,学校采用五年制,开始全面准备,为国家重工业建设培养专门人才。

华北大学工学院大礼堂

  1950年9月,中央人民政府教育部决定停办中法大学,并将其校本部及数理化三个系并入华北大学工学院,文史系、法文系并入北京大学,经济系、生物系并入南开大学。9月16日,在原中法大学礼堂,华北大学工学院举行了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次开学典礼。

  中法大学共转入华北大学工学院学生111人,专任教师21人,校长李麟玉、秘书长范莲青、教育长吴文潞、总务长杨梦游等校本部职员25人。这些大师名家的加入,有力地加强了学校的办学力量,特别是加强了基础理论教学,使理、工更好地融合发展。

  中法大学办学力量的并入,也让学校在物理和化学方面的实验室得到很大充实。普通物理实验室重点扩建了电磁学、光学和近代物理部分。在化学方面,建立起普通化学、无机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工业化学分析等实验室,另建有从事燃料生产的试验化工厂,有效地缓解了学校迁入北平后缺乏校舍和实验室的困难。

  中法大学严谨、求实、科学、民主的校风及良好的办学传统,也增强了华北大学工学院的办学实力,为学校的大规模、正规化建设做好了准备。

  这一时期,为适应新的形式与任务,华北大学工学院与重工业部一同组织各方力量,在全国范围内诚聘优秀师资,其规模之大、速度之快和效果之高,在学校发展历程史上无前例。截至1951年年底,全校专任教师从20余人迅速发展到305人,其中教授65人,副教授24人,讲师83人,教员3人,助教130人。其中包括一大批国内知名专家:

  张翼军  数学、力学教授,早年留学法国,曾任中法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东北大学教授、长春大学校长;

  陈荩民  数学教授,留法数学博士,曾任英士大学工学院院长、北洋大学教授兼理学院院长;

  赵进义  数学、力学教授,留法理学博士,曾任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兼数学系主任、西北大学理学院院长兼数学系主任;

  胡庶华  冶金工程教授,早年留学德国,曾任重庆大学校长、西北大学校长、湖南大学校长、上海同济大学校长;

  杨尚灼  冶金工程教授,留美理工博士,曾任上海交通大学教授;

  王俊奎  机械工程教授,留美航空工程博士,曾任北京大学教授;

  李寿同  航空工程教授,早年留学法国,曾任四川大学教授兼四川大学工学院院长;

  周发岐  化学教授,留法国家物理科学博士,曾任北平研究院研究员兼化学所所长、中国化学会理事、中法大学教授兼化学系主任;

  张汉良  化工教授,留法理化科学博士,曾任成都大学教授、中法大学教授、北平研究院研究员、四川大学教授兼化学系主任;

  马士修  物理学教授,留法理论物理学国家博士,曾任中法大学教授兼物理系主任;

  闻  诗  物理学教授,早年留学法国,曾任英士大学教授兼教务长、北洋大学教授兼教务主任、英士大学文理学院院长兼校务委员会主任、河南大学教授兼数理系主任;

  田  渠  物理学教授,留法物理学博士,曾任云南大学教授、贵州大学教授兼物理系主任、湖南大学教授兼物理系主任;

  林汉藩  机械工程教授,留学美国,曾任武汉大学教授、湖南大学教授兼机械工程系主任。

  不仅如此,还有一批刚从美国、英国归来的学有所长的进步青年学者加入到华大工学院的教师队伍中,如丁忄敬、吴大昌等,他们中的大多数很快成为各专业的骨干力量。

  1951年,华北大学工学院提出“逐步把工作正规化,以完成新型高等工业教育的任务,运用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迅速培养具有全面基础的高度专业化的重工业建设干部的目的”的工作任务。

  华大工学院的飞速发展,让兄弟高校惊讶,甚至是羡慕。当时,在京高校中,只有华北大学工学院和人民大学实行了供给制,不仅是教师,连学生都是供给制。所谓供给制,是建国初期国家对部分工作人员实行的免费供给生活必需品的一种分配制度。当时,华北大学工学院能为学生提供食宿费、包干费、服装费、医药费、学习费、保健费、技贴费、过节费等。建国初期,在国家经济困难的情况下,华北大学工学院的学生能够享受供给制,体现了党和国家对学校特别的重视和支持。

  1951年6月,教育部决定全国高校统一招生。华大工学院计划招收本科生600名,专科生200名。在考生可从多所录取高校择一报到的背景下,截止到9月开学,报到学生651人,报到率达到高达91.74%,报考华大工学院的学生数量占全国报考工科大学考生总数40%。全校录取平均成绩位列全国高校首位。

  由于当时交通不便,工作繁忙,匡吉就从北京的亲戚家借了辆自行车,每天往返于各地办事。学校搬到车道沟和巴沟后,他还是骑着车,从东皇城根校区往返。匡吉见证了学校在新中国建立前后的巨大变化,每每提起那段经历,他都觉得,虽然忙碌,但干劲十足,“当时刚解放,就是一股热情,大伙儿想把工作推开。”

  至1951年年底,学校已建立了航空工程、机械制造、汽车工程、电机工程、钢铁冶金、化学工程、采矿工程等7个系、8个科(班)和1个研究所,设立25个专业教研组和专修组,建立了实习工厂和图书馆。学校初步建设成为一个专业设置比较系统、办学资源较为齐全的重工业大学。


  华北大学工学院阶段虽然办学时间短暂,但在学校发展史上却是承上启下的重要时期,对学校产生了深远影响。

  回望八十载峥嵘岁月,点点滴滴均是勤奋不辍。面向未来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北理工人永远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