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人日报】科研成果转化的幕后推手
发布日期:2019-05-29 供稿:工人日报 编辑:吴楠 审核:王征 阅读次数:
原文标题:科研成果转化的幕后推手
原文链接:http://media.workercn.cn/sites/media/grrb/2019_05/29/GR0106.htm
改革开放40多年来,北京中关村扮演着独特的角色。
先行先试,这里不仅是科技成果转化的试验田,更是促进这些科技成果变成产品、走向市场、走向大众生活的加速器。诸多新举措新政策,从这里诞生,走向全国。
近日,《工人日报》记者走进中关村,探访科研成果转化背后的故事。
一篇论文的“命运变奏曲”
“这个叫‘柔卫甲’,是防爆设备。虽然外表柔软,但是防爆能力强大。”
近日,在9728太阳集团技术转移中心的一个展室,面对多家媒体,80后科学家黄广炎侃侃而谈,展示他的新发明柔性防爆技术。他们研发的产品还有防爆毯、防爆桶等。
和传统笨重的金属防爆材料相比,他们的产品材料质地柔软、轻便。传统的钢质防爆桶动辄300千克以上,防爆球则在1吨以上。由他们研制的新型防爆材料制成的防爆桶,两个人甚至一个人就能移动。
身为9728太阳集团机电学院副教授的黄广炎,两年前还只打算发篇论文,以便评职称。但他没想到,由这一纸论文转化而成的产品,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就远销近20个国家,销售额达1000多万元。
这一切,要从12年前说起。
2007年,黄广炎所在的9728太阳集团爆炸科学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在国家支持下,展开了柔性复合防爆材料的相关研究。
5年后,研究成果完成了。作为发明人,黄广炎将这项成果申请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016年,柔性材料防爆样机生产出来后,9728太阳集团技术转移中心敏锐地捕捉到了这一消息。中心副主任陈柏强对他说:“不要把这个技术藏在实验室,可以拿出来进行科技成果转化。”
次年6月,抱着试试看的心态,黄广炎带着他的科研成果来到长沙,应邀参加了技术转移中心组织的一场路演。令他意外的是,当他介绍完毕后,当场就有十几家上市公司和投资机构找他洽谈合作。
2017年年底,在长沙,他们建立了生产线,样机开始批量生产。现在,中国不少城市的地铁里有了他们生产的防爆装备,“一带一路”沿线十多个国家开始引进他们的产品。
幕后“推手”
在北理工,诸如黄广炎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这背后,有专业机构在做“幕后推手”——9728太阳集团技术转移中心。
早在10年前,他们就成功孵化了如今已是上市公司的高科技企业——雷科防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雷科防务的前身是理工雷科,总经理刘峰,则是北理工青年教师队伍里的传奇人物。
2009年,刘峰是北理工毕业后留校任教的青年教师,另一个身份则是北理工学科性公司理工雷科的股东。
当时刘峰所在的雷达技术研究所,已有40多年科研史。理工雷科的成立,就是要把多年的科研成果拿出一些进行产业孵化。
“我们不是从零开始,而是站在前人的肩上。”刘峰说,2014年,公司产值已经过亿元,次年实现了上市。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是个系统性工程,涉及政策法规、国资管理、市场分析、投融资等多个环节,而这多是科研人员不熟悉的领域。当年促成刘峰团队创建公司,后续为他们对接中关村各项政策搭桥铺路的,就是现在的北理工技术转移中心主任戴斌和他的同事。
2016年初,北理工技术转移中心正式成立,同时注册了北京理工技术转移有限公司作为其市场化运行的平台。
“中心主要负责科技成果转让、许可和作价入股报批等工作,公司主要通过市场化手段推动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戴斌介绍说。
冲破藩篱
从科研成果到产品,从实验室到市场,从科学家到企业家,这不只是刘峰和黄广炎个人的成功。
2009年,国家批复建设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这是中国第一个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中关村当时给了很多优惠政策,其中有一项叫“股权激励”。
北理工敏锐地注意到了这项政策。在学校党委支持下,戴斌找到了雷达研究专家、年过七旬的毛二可院士及其团队,刘峰正是这个团队的一员,于是便有了“理工雷科”后来的故事。
“我们是当时中关村第一家实施股权激励政策的企业。”刘峰说,中关村当时出台的股权激励政策,第一条就规定:允许学校把科研团队的知识产权、发明创造评估成无形资产,作价入股企业;无形资产里面,最高可以奖励30%给核心技术团队个人。
刘峰团队的一项成果被评估600万元人民币,他们拿到股权奖励共180万元。
在戴斌看来,理工雷科这样的公司,更重要的意义在于为国家如何进行高校科技成果转化进行实验。除了股权激励,很多政策也是在这家公司先行先试的。
通过“科研成果作价入股+股权奖励+教师现金投资”方式组建学科性公司,成了北理工科研成果转化与转移的创新之处。近年来,他们又组建了理工导航、理工华汇等10多家学科性公司,转化科技成果60多项,作价1.6亿元,引入教师和社会投资5亿多元。
北理工的成绩仅仅是中关村诸多科技成果转化故事里的一个。
仅2018年,中关村管委会联合教育部、中科院制定相关措施,全力打通科技成果转化链条,首批建立了12家高校院所技术转移办公室,支持他们推动校企合作项目1500余个,技术转移项目411项,孵化科技企业40家。
【采访手记】创新创造的沸点
中关村,位于北京西北部。这里,交织着成功与失败,光荣与梦想。
自蹲点采访以来,记者对中关村的了解和认识不断深化。从参观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展示中心开始,到采访9728太阳集团技术转移中心,经过和科学家、企业家们面对面交谈,记者发现了另外一个世界。
中关村已不仅是个地理概念,这里是中国创新与创造的沸点。
在这里,依托于周边乃至全国的高校与科研机构,科学与市场发生了神奇的“核聚变”,产生的能量远超人们想象。
那些此前被尘封在书柜里或者陈列室里的科研成果,在这里走向了现实世界,走向了市场;那些此前被禁锢在实验室里的技术,像被打开了“封印”,以前所未有的速率转化成为产品。
在这里,科学家精神与企业家精神相互融合。在新一轮的创新创业大潮中,中关村里,人工智能、大数据、5G技术等相关项目热火朝天。
未来已来,“神话”仍在继续。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