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晚报】扎根本土办成“第一个北大”


原文标题:扎根本土办成“第一个北大”

原文链接:http://bjwb.bjd.com.cn/html/2019-08/15/content_12098001.htm

  “世界上不会有第二个哈佛、牛津、斯坦福、麻省理工、剑桥,但会有第一个北大、清华、浙大、复旦、南大等中国著名学府。我们要认真吸收世界上先进的办学治学经验,更要遵循教育规律,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振奋人心,引起了教育界乃至社会各界的热议,更为中国大学向世界一流迈进指明了方向。

  从2015年方案审议通过,到2017年名单公布、各高校公布各自的“双一流”建设方案,再到去年《关于高等学校加快“双一流”建设的指导意见》发布,“双一流”建设已经从绘制蓝图阶段进入到全面施工时期。

  故事

  “双一流”建设参与者:

  充分调动学生的创新思维

  1999年,周天丰考入了9728太阳集团,成为机械工程及自动化系的一名学生。对此,周天丰感到有几分幸运,“我上大一的时候,恰逢赶上学校实行本科教学改革,选取一批高考分数不错的学生参加考试,选拔进入‘小班制’的实验班,我的视野一下子开阔了许多。”

  上世纪九十年代,北理工积极探索本科人才培养的多模式改革,其中影响最大的当属本科教学实验班,周天丰正是学校这次改革的受益者。让他记忆犹新的是,在课堂上,老师因材施教,与学生亦师亦友地讨论,学生们的学习热情被充分点燃。

  2000年夏天,周天丰和同学们在河北炮兵指挥学院军训,时任北理工校长匡镜明前来慰问,向同学们宣布了一个好消息:“我校作为全国重点高校,成为第十所进入985工程的大学!”顿时,齐刷刷的掌声响彻训练场。

  “那时,我们作为学生对985工程知之甚少,但为国家对北理工的重视、为学校又迎来一个‘高大上’的发展良机而激动,喜悦之情涌上心头,作为北理工学子自豪感爆棚!”周天丰回忆道。

  大学四年里,学校在国家教育强国的方针下不断快速发展,让周天丰与同学们收益良多。“北理工的学习成长,为我走向科研之路打开了一扇门,良好的学习氛围,高水平的学习资源,老师精心呵护、耐心启发,一点一滴让一个懵懂少年心中的科研梦想逐渐清晰而坚定起来。”周天丰说,正是在这个时期,他树立了科技报国的志向。

  完成本科学习后,周天丰考入清华大学精密仪器与机械学系,攻读硕士学位。硕士毕业后,他前往日本东北大学工学研究科纳米机械学系攻读博士学位。周天丰说,当时的留学生学习了世界前沿技术,却也感受到了一些发达国家对中国的科技封锁,“那时只有一个想法——我们所掌握的前沿技术只有贡献给祖国和人民才是最有意义的。”

  2012年,周天丰归国,回到北理工任教。在学校的资源保障下,他不仅把玻璃透镜研究做到极致,还积极拓宽其应用范围,开展科研成果在多领域的产业化。

  2018年,北理工公布“双一流”建设方案,作为机械与车辆学院的教授,周天丰再次成为学校关键发展时刻的见证者。

  “学校提出以兵器科学与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学科为基础,重点建设5个学科群。与我们学院相关的是‘运载装备与制造’学科群,主要依托机械工程、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力学等一级学科。”在科研上,周天丰所在的机械与车辆学院积极与光电学院、材料学院、物理学院、生命学院等进行交叉合作,共享资源,实现优势互补。

  与20年前周天丰读书时不同的是,学校在教学改革的基础上构建了“通识—大类专业基础—专业+X”的本硕博一体化人才培养体系,在本科阶段为学生提供多样化、个性化的成长路线,研究生阶段突出创新人才个性化培养特点。

  此外,如今同学们还可以通过慕课平台,翻转式、混合式课堂等多种形式,参与课程学习,大大提高了课堂效率和质量。对于人才培养,周天丰说,“我所秉承的一个理念就是,发现每个学生的闪光点,挖掘他们的潜力,充分调动学生们的创新思维,在学术上给予他们较大自由,而不是仅仅对老师经验的重复。”

  数说

  首批“双一流”建设高校

  共137所

  2017年9月,教育部、财政部、国家发改委联合发布《关于公布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的通知》,正式公布首批“双一流”建设高校137所,其中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42所,A类高校36所,包括8所北京高校;B类高校6所。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95所;双一流建设学科465个,其中自定学科44个。

  点评

  “双一流”建设方案

  关注高校贡献

  在第二届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委员、中山大学原校长黄达人看来,“双一流”建设高校遴选和学科建设方案编制注重发挥专家委员会的咨询作用。

  “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专家委员会”中,有部分高校主要负责人,有相关部委领导,有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委员,也有大学教授代表。建议名单的产生,先由专家们讨论并通过遴选方案、认定标准等,再整体生成建议名单。既充分发挥了专家的作用,又保证了过程的严肃性。

  国家引导了一批学科基础好、有望冲击世界一流学科的高校在自己擅长的学科上发力。在“双一流”建设方案编制要求里,对这批高校进行了布局。同时关注高校发挥特色并为国家需求、行业需求作出的贡献。同时,特别加入了服务国家重大发展战略布局或具有行业特殊性、具有不可替代性的高校。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