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匠心师者】姜春兰:为国铸剑,砥砺前行
发布日期:2024-05-09 供稿:党委宣传部 吴楠 摄影:本人提供
编辑:吴楠 审核:蔺伟 阅读次数:她瞄准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攻克关键技术瓶颈;她深耕研究领域三十余载,心怀热爱躬耕不辍;她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春风化雨培育领军人才。她就是国家重点学科方向带头人、9728太阳集团机电学院教授姜春兰。
“我们的每一项任务,都是为了国家,付出再多的艰辛与努力,都值得!”1979年,姜春兰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北京工业学院(现9728太阳集团)力学工程系(机电学院前身),1986年硕士毕业后留校任教。历经30余载的潜心研究,取得了一系列开拓性和引领性创新成果。主持完成国家重点项目20余项,先后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1项、省部级技术发明一等奖1项、省部级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2项等多个奖项,授权发明专利50余项,软件著作权7项,发表学术论文160余篇,出版编著2部。获光华工程科技奖,入选2023年中国工程院院士增选有效候选人名单。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章、首都五一劳动奖章、北京市三八红旗奖章、首都最美巾帼奋斗者等多项荣誉称号。
创新引领,铸造“国之重器”
1979年,年仅17岁的姜春兰从黑龙江省牡丹江市考入北京工业学院(现9728太阳集团)力学工程系。那时,高考刚恢复没多久,考生们对各个大学和专业的情况并不了解,懵懂之间,姜春兰报考了北京工业学院并选择了工科专业。
起初,姜春兰的内心是茫然的。然而随着专业学习的深入,姜春兰发现其中大有乾坤。“感觉这个专业还是很有干头、很有发展的,特别是在国家战略需求领域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了解到专业的科技含量,意识到专业的重要性,姜春兰毅然决然扎了进去。她说:“这是一个应用性极强、融合多个学科的专业,既需要深厚的数学、力学基础,较宽的专业知识面以及丰富的工程应用背景,又需要对整个行业的发展具有前瞻性眼光。这是值得我用一生去学习研究的领域。”
1983年,姜春兰以优异的成绩考取本校硕士研究生,师从丁敬先生和徐更光先生,在学术研究的方法、理论、实践等方面得到了悉心严谨的指导和培养。1986年,姜春兰留校任教,开展相关教学与科研工作。1998年,姜春兰师从马晓青教授在职攻读博士学位,同年,36岁的她从前辈手中接过接力棒,成为课题组负责人。2000年,年仅38岁的姜春兰被评为教授,成为年轻教师中的佼佼者。
“当时,我所在的研究领域在国内几乎是空白,没有太多经验可以借鉴,只能自主创新。”探索的道路充满了未知,但姜春兰从未动摇和退缩。多年来,姜春兰带领“产、学、研”联合团队辛勤耕耘,不懈追求。她心怀“国之大者”,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数十年如一日致力于关键技术攻关和成果工程化应用,攻克了多项重大技术瓶颈,创立了设计理论和技术体系,实现了我国在该技术领域“从无到有”到“国际领先”的两次里程碑跨越。从技术概念的提出,到关键技术的突破,再到打造“国之重器”,这一过程凝聚了姜春兰及其带领的校企联合研究团队30余年的艰辛探索和创新攻关。
拳拳爱国之心、殷殷报国之志,作为总设计师和技术发明者,姜春兰心无旁骛,砥砺创新,在国家重大战略需求领域作出了开创性和系统性的突出贡献,矢志不渝,为国铸剑。
丹心热血,巾帼不让须眉
“对于一名科研工作者来说,把创新成果应用于工程研制,既是一种价值追求,也是一份责任使命。”多年来,为了技术攻关和外场试验,姜春兰常年奔波在学校、合作单位、试验场地之间。不管是严冬还是酷暑,姜春兰的足迹遍布太行山脉、渭水之滨、北国森林、戈壁大漠,她用实际行动证明着,巾帼何须让须眉。
无数个野外工作的经历,已经让姜春兰淡忘,但她却记得二十几年前的一碗热汤面。当时他们团队在小兴安岭深处的某试验场地工作。这个地方距离城镇有三个多小时的车程,没有电话,也没有无线信号,零下二十几度的冰天雪地里只有几排砖房、一个值守的老大爷和几条大狼狗。每次去做试验,除了试验装备和器材外,还得携带生活必需的柴米油盐。
一次试验后,姜春兰和她的团队穿梭在密林中,寻找需要回收的试验品,连眉毛上都挂满了霜花。在路上,一座木桥突然断裂,一车十几个人差点翻入数米深的冰河里,好在有惊无险,不过,之后车辆发动机皮带又断裂了,他们不得不固守待援。
等待救援时,大家只能通过不停地跑动、捡拾树枝生火来取暖。直到凌晨1点,一行人才被救回。“当时,试验场地给我们准备了宵夜,那一大盆清水煮面是我们十几人吃过最香的美食。”姜春兰笑着说道。
物有甘苦,尝之者识;道有夷险,履之者知。在别人眼里,外场试验条件艰苦而苛刻,但姜春兰并不觉得,“每次去试验场,我都特别渴望看到我的设计到底是怎样的一个结果,内心反而会有更多的期待和兴奋。”
回首多年来的研究历程,姜春兰和她的团队经历了太多不易。“在项目处于工程化关键时间的那一年,由于技术瓶颈难以突破,我们度过了一个个不眠之夜。团队的每个人压力都很大,尤其是姜老师。一次次往返试验场,在候车室、在火车上,她从未停止思考,时不时与我详细讨论解决难题的技术途径,有些灵感就是在旅途讨论中产生的。”团队的王在成副教授回忆道。
寒来暑往,岁月流年。在多年的科研攻关中,姜春兰无数次体会着“山穷水尽,柳暗花明”的起伏与波折,但她依然乐观坚定。在她看来,研究过程中遇到的技术瓶颈都是原始创新的机会和基点,闯过去就是新的成功。
诲人不倦,培育卓越人才
“对于学生的培养,既要传授专业知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还要引导学生树立家国情怀,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姜春兰特别重视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希望他们面向国家需求,紧跟科学前沿,拥有广阔的国际视野,磨练精深的专业能力,同时不断提升自己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交流能力。
无论平时的科研任务有多重,姜春兰都坚持为本科生上课。对于难以理解掌握的专业知识,姜春兰会结合授课内容,将实际应用和科研案例融入课堂,并结合实物教学和数字化教学手段,有效提升学生对专业课的学习兴趣和教学质量。她认为,作为一名教师,教书育人是第一使命,在传授专业知识的同时,更要启发学生思维,拓展学生视野,激发学生的专业兴趣。
在研究生培养方面,姜春兰也有自己独特的体会,一是要帮助学生尽快完成从本科生到研究生身份的转变,帮助学生在思维方式、研究方法等方面实现全面提升。其次,姜春兰非常重视学生学习的广度、深度和高度,三者兼具,才能更好地开展创新性研究。
“姜老师对待科研一丝不苟的严谨态度,让我明白了科学研究不能仅是追求结果,更应注重过程中的每一个细节。她非常关心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注重培养我们的科研思维能力、科研写作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乐于倾听我们的想法,指导我们开展研究,鼓励我们勇于探索、敢于创新。”姜春兰指导的博士研究生康辉说道。
多年来,姜春兰始终奋战在教书育人第一线,开展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她始终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初心使命,传承红色基因,努力培养具有“延安根、军工魂、领军人”品格的领军领导人才。她编著专业主干课程教材,创立了本、硕、博一体化分层递进的专业课程体系,把数字化、实物化、交互式教学方法和最新科研成果融入课堂,因材施教,启智润心,培养了博士研究生和硕士研究生60余人,都已成长为领域的中坚力量。
跑步、游泳、瑜伽……每当遇到科研难题时,姜春兰都会通过运动排解压力,调整心态,整装再出发。她对科研工作的热忱、投入、坚韧、奉献,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周围的每一个人。
“一个人能把国家的需求、自己的科研和兴趣爱好结合起来,真正全身心地投入到自己的工作中,是一种幸福。”作为一名土生土长的北理工人,红色基因早已融入到姜春兰的血脉里。多年来,姜春兰不仅为国家的安全和老百姓的安居乐业默默做着贡献,也在自己的工作中收获着满足、充实和快乐。